

吾元镇地处山西省屯留县城西北约25公里处,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一个拥有广袤土地,历来盛产粮食和美女的地方,素来以“米粮川”裴声上党。乡镇书记带着我们转山转水转农家,寻找到一道道口味独特,营养价值极高的美食,再次验证了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下面,大家跟着我一起来观看,品尝心灵手巧的村民亲手做出的美食吧。
一、陈香源药膳大盘鸡
我们首先来到了“陈香源药膳大盘鸡”位于屯留县城西莲桥北的一家分店,老板陈先生闻声驱车赶来。这个一米八左右的中年男人已经在屯留县城和高平等地开了十多家分店,而且每天食客爆满,生意好的如芝麻开花,节节高。陈老板猛一看其貌不扬,一开口说话才发现他满腹经纶,生意经谈的头头是道。听到我们的来意,立即把我们领进厨房,关照做大盘鸡的师傅一招一式师范给我们看,不懂的地方还可以问。最后他狡黠地眨眨精明的小眼睛笑着说,除了我的30多种药膳配方不能透露,其他操作流程都可以展示给你们。我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观看并记录下在屯留远近闻名的“陈香源药膳大盘鸡”的制作过程。下面我就把那天的记录流程归纳了几个要点,给朋友们介绍一下,你们也可以在家学着做啊。
1,把面粉放搅拌机里,边加水边搅拌,和成拉面的软硬度,用熟料袋把面团包好, 放案板上饧。
2,将土豆去皮,切好后块放入清水中备用,将青椒片开后去籽,宽粉提前泡软,把洋葱切块掰散后放入盘中备用,洗好的青菜铺盘底。
3,将鸡排斩成块,然后冷水下锅,加入姜片、葱段、料酒去腥,水烧开后撇净浮沫,再捞出鸡块。
4,起锅烧油,放白糖适量翻炒,然后下入鸡块,放入料酒、蚝油、生抽、土豆、宽粉以及30多味中药密制调味料,加入开水转小火焖15分钟,下入切好的青椒和洋葱,翻炒均匀即可出锅,起锅后放香菜,葱花。吃时可以根据口味自行添加油泼辣椒面,山西老陈醋等佐料。
5,吃完肉和菜,把刚才饧的面擀开,拉入开水锅里,面熟捞出,和大盘鸡汤汁混合搅拌,喜欢吃面条的朋友就可以吃了。
这就是我们在陈老板的分店观看到的药膳大盘鸡的制作过程。好客的陈老板热情地请我们品尝了刚做好的大盘鸡,果然是名不虚传。陈香源药膳大盘鸡口感独特,味道新颖,肉质细腻软嫩,汤汁鲜美,面条筋道。
我们寻找屯留名吃的小组成员个个竖起大拇指,夸赞味道纯正,就连摄制组叫着减肥的小沈也吃的停不下来,自嘲说,不吃饱,那有力气减肥哦。
后来,陈老板还给我们介绍了吃药膳大盘鸡对人体的诸多好处,我简单记了一下,大家不防看看,也对身边的美食有所了解。
鸡肉有滋补养身的作用。蛋白质的含量比例较高,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青菜富含维生素C,而且含有30多种中药成分,和鸡块搭配,得确是一道味道鲜香,滋补极强,老少皆宜的美餐。
陈老板还说,他一个人富了不算富,他开分店,一个是想让更多的人就近吃到他们的这道屯留名吃,更主要的还是想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他还想在屯留美食节开的几天让所有去的人免费品尝,让他的药膳大盘鸡的香味飘香每一个街头巷尾。
我们富了,是国家政策好,要回报国家,为家乡人民做贡献。陈老板反复说着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屯留人纯朴而高大的形象。我们带着祝福离开了陈老板的店铺,继续寻找下一个屯留名吃。
二、吾元炸酱面
听说我们来寻找屯留名吃,有几个村民亲自赶到乡镇来展示他们的厨艺,他们笑着说,山高路远的,你们开车不方便,我们已经在山路上走习惯了。
多么善良纯朴的村民,他们不但把一道道美食呈现给我们,还让我们感受到这块红土地的热情和博大胸襟。
我们观看了50多岁老师傅为我们做的吾元炸酱面,他一边做一边介绍,我们也就记住了一些操作步骤,简单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1,面粉加适量水和面,比平时的拉面稍微硬一点,加盖放一边饧面。
2,香菇,白玉菇,芹菜,豆芽分别洗净,香菇,白玉菇去缔,芹菜摘叶,豆芽去皮依次放火上锅里焯水,等水沸腾,再煮熟后捞到凉水里投凉,捞出,沥去水分,黄瓜切条,分别放入小盘备用。
3,锅里放油,将肉丝放入快速炒,再放入甜面酱翻炒,加适量盐,鸡精,不停用铲子搅动,尽量把里面的水炒干,盛出,待用。
4,锅内放水,烧开了,把面拉进去,煮熟捞入碗里,放刚才做好的酱,和备好的小菜,一碗香气扑鼻的炸酱面就可以吃了。
老师傅做好后,我们尝了下,哇塞,滑滑的面条配以鲜香的酱料,还有清爽利口的小菜,真的很适合北方人的口味艾。
炸酱面酱料和各种菜蔬,都富含多种蛋白质和维生素,能够补充人体所需,而且 操作简单,方便,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家庭美食。
三、红烧牛肉面
屯留乃至山西是一个以面食为主要饮食习惯的地方,我们普遍喜欢面条的润滑,舒服,这不,年龄不大的一个20多岁小美女带着她的牛肉拉面来到我们面前。
她说,由于牛肉拉面前面的制作过程得提前一天做,她又要去县城上班,给不了我们两天时间观看,所以昨天她已经在家做好了牛肉酱,视频也替我们拍好了,她可以把制作步骤和我们说一下,下面就是话语不多的她给我们介绍的牛肉酱做法。
1、牛肉切小块,凉水入锅,水开后煮一分钟,捞出洗净,空干水份。
2、准备好葱段,蒜瓣,姜片,等材料。
3、锅内倒入适量油(中火),油热后放入葱姜蒜红辣椒炒出香味。
4、放入牛肉,转大火翻炒。加入料酒、酱油炒至牛肉没有水份后关火。
5,将翻炒好的牛肉倒入电压力锅内胆,放入炖肉料、花椒大料香叶(置入料盒内)。加入盐、水(水量盖过牛肉即可)
6、时间30分钟。电压力锅工作结束后,不要取出牛肉,继续焖3—5个小时
7、打开盖,将葱、蒜、红辣椒、料盒、炖肉料包剔出。
她拿出一个饭盒,里面装着做好的肉酱,打开盖子,浓郁的牛肉香气发散开来,惹的我们都咽口水了。
介绍完肉酱的制作过程,她就开始了做面条,我和小沈赶忙拿着手机站在她左右,一个记录,一个拍摄,生怕露掉一个细节。
1,先和面,水里放少许盐,把面和成拉面软硬的程度。
2,案板上刷油,和好的面团放置上面,面团上也刷油,用保鲜膜封好,饧面最少30分钟左右。
3,把面团搓成长条,盆底刷油,把面条盘在里面,盘一层刷一层油,然后再用保鲜膜封好,饧面。
4,饧20分钟后,把面一条条拉细,盘在两条胳膊上相向而拉,在案板上再摔打面条至粗细均匀,
5,下锅煮。熟后捞出,放入事先做好的牛肉酱,小葱,香菜等,就可以吃了。
我们品尝着口味独特的牛肉拉面,感觉真的是肉烂汤鲜、面条柔韧、滑利爽口、诸味和谐,香味扑鼻,诱人食欲啊。
吃完后,我百度了一下牛肉的食用价值,才知道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强筋壮骨、补虚养血的作用。还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有益气养胃,促进康复,延缓衰老等作用,经常食用,对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很好的作用。
牛肉拉面是既好吃又营养价值高的一款面食。真没有想到这深山里的俊鸟年龄不大,手艺却是如此的好,我们对她说,去美食节上展露你的才艺吧,自己开店做生意多好。她笑着点头说,可以考虑,然后就和我们匆匆告别,上班去了。我们目送着她远去,青春的色彩让她的身影越发飘逸动人。
四、红烧肉
还有一位曾经开过农家乐的村民,带着自己的家伙什来到乡镇政府的厨房,给我们做了一道红烧肉和手掰豆腐。
提起红烧肉,就想到一句话“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见几回”。虽然传说是起源于苏州,但只因它肉质滑嫩,入口即化的特质,早已在全国各地流传普及,在屯留更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老师傅一边做,一边笑呵呵给我们介绍流程,选精致五花肉,洗净,切块,放凉水里焯, 并用铲子不停翻滚,水沸时捞出。锅里放油,油热时放白糖炒,再放肉块翻炒,放姜片,葱段,火锅底料,料酒,盐,水,胡椒面,酱油,最后倒高压锅炖煮8分钟,出锅即可。
红烧肉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油而不腻,咸中带甜。不但口味好,而且营养价值极高。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虽然我很抗拒肥肉,但自从品尝到吾元师傅做的这道色香味俱佳的红烧肉,感受到,我们屯留的饮食文化真的是源远流长,不容小觑。接下来我们再观看一下老师傅做的下一道菜。
五、手掰豆腐
老师傅给我们做的这一道美食叫吾元手掰豆腐。只见他把一块老豆腐,用手掰成一厘米见方的块,放入盆里,麻麻花(当地的一种调料)用麻油炸,连炸的油一起倒入装豆腐的盘中,依次放入鸡精,盐,香油,小葱洗净切断撒在上面,拌匀,盛盘即可。
这道菜做起来简单,看上去色泽素雅淡洁,豆腐的香味绵软悠长,清香飘逸,吃起来鲜嫩爽口,也是夏天人们消暑,佐酒的一道美味小菜。而且豆腐的营养价值很高,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经常食用,对人体好处极大。
豆腐能排毒养颜,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令肌肤重现白滑及光泽。豆腐还是更年期的“保护神”,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乳腺癌和前列腺的发生。它还能增强食欲。豆腐中所含有的大量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都有利于增强食欲,促进肠胃蠕动。还能补钙,和牛奶相比,豆腐更适合中国人的体质,因为中国人中有很多是属于乳糖不耐受的。
我把老师傅的制作过程写出来,为的就是让留在民间的美食发扬光大。
六、土鸡蛋炒捞饭
在吾元镇政府做饭的大师傅也为我们做了一道土鸡蛋炒捞饭。
鸡蛋炒捞饭,是我们屯留人很久以前就有的美食,它用当地产的小米和自家土鸡下的蛋制作而成,以前的人们爱食用它,是因为含水分少,吃了耐饥的特点,尤其适合在地里劳作的青壮年食用,现在已经作为一道地方特色美餐,走上更多人家的餐桌。
帅气的做饭师傅动作麻利地把当地小米凉水淘好,当锅里水沸后,将淘好的小米下入,不断用勺子搅动,至水再次沸腾,把米捞出,放电饭锅里插电焖,一直到开关跳到保温。再在盆里打几个土鸡蛋,铁锅放油,油热后翻炒鸡蛋,再将蒸好的小米倒入,用小火翻炒,最后放盐、鸡精,少许韭菜洗净切小段放入,上下翻匀即可。
鸡蛋炒小米是颇具山西风味的小吃,上党地区的家常主食。色泽金黄、香气怡人。小米有嚼头,黄澄澄的色泽更是很诱人。小米具有健脾和胃,镇静安眠,补血健脑的的功效,鸡蛋含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氨基酸而且能健脑益智,预防骨质疏松等作用,又是当地的土鸡蛋,纯粹的无添加,无污染食品,对身体起到很好的补益作用。
我们屯留,尤其是吾元这块热土上,素来有“米粮川”之称,勤恳的劳动人民总是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一道道符合当地民生的特色美餐,历经多年而依然璀璨。
七、小鏊煎饼
在乡镇看完这些,我们又驱车来到了吾元镇的三交村。三交村位于吾元镇北五华里,北临襄垣县,西接沁县,南通屯留县,故称“三交村”。
走进村子,整洁,干净,寂静,村里的年轻人也许都外出打工了,但还是有一位68岁的老奶奶愿意为我们做一道简单的面食“小鏊煎饼”,她和老伴热情地把我们请到家里,焖上屯留人最喜欢的大叶茶,就动手为我们做开了。
老奶奶手脚麻利地把面粉,鸡蛋在一个盆里充分搅拌,然后放盐,葱花,十三香,搅匀,火上放了鏊子,鏊子加热后抹油,把面糊舀入鏊子里,让糊均匀摊在鏊子上,盖上盖子,一面煎黄后,用铲子折起,让饼的边沿重合,盛出。
这种饼的特点是,外焦里内,制作简单。而且鸡蛋含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氨基酸而且能健脑益智,减缓衰老。这道美食更适合老年人和儿童食用,既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又口感好易消化。
老奶奶说,以前的小熬煎饼是用玉米面制作,把玉米面用米汤烫成糊状,发酵一晚,第二天放小苏打和少许糖,吃起来酸甜可口,,外酥里嫩,香气四溢,那才是正宗的小鏊煎饼。
我们非常感谢这位老人,在这个寂静的农家院子里,喝着屯留大叶茶,吃着农家煎饼,听老人讲一些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心里也升起对屯留文化的敬仰。
八、擦圪斗
顶着炎炎烈日,我们驱车来到吾元的老庄沟村。这里距吾元镇5公里,山路盘旋,梯田层叠,到处一片绿茵茵的景致。
如今的农民种地多,农闲也可以外出打工,他们新修建的房子掩映在一片绿荫下,白瓷砖贴墙,红瓦盖顶,犹如一座座别墅,煞是吸人眼球。
村支书热情接待了我们,他一边为我们焖水,一边唤起正在搂孙子睡午觉的妻子。这位还不到50岁已经做了奶奶的女人,虽然睡眼惺忪,但不掩她年轻时的丰韵。麻利地洗脸后,说要为我们做一道简便,省事的当地传统美食“擦圪斗”。
我们在厨房看着她做,她说,很简单,可以炒西红柿鸡蛋卤,也可以炒肉和山药蛋或者任何蔬菜。农忙时候,累了回家不费功夫力气,一会就好。
她在碗里磕了两颗鸡蛋,放进少许盐,用筷子快速搅匀,热锅凉油,把鸡蛋糊倒入锅里,来回翻炒成鸡蛋块,把切好的西红柿放进去,和鸡蛋一起炒,再加少许水,西红柿鸡蛋卤就做好了。
又拿了一把小葱洗净切好,放点盐,调好。就开始和面,过程是以白面为主,玉米面,豆面,淀粉一样少抓点,充分混合后用凉水和好,不要太硬。锅里放水,烧热,把擦床放锅上,用手抓面团在擦床上擦进锅里,用筷子把面打起,以防粘锅。等面条在水上浮起,稍煮片刻即可捞出。
加入开始炒好的卤子,再配以醋,小葱花,一碗热气腾腾飘着农家味道的面食就可以吃了。
这道面食真的是简单,易做,清淡爽口。
里面所用的白面加入了玉米面,豆面,淀粉,营养更加充足,能够从多方面补充人体所需,而且能够促进肠胃蠕动,现在在许多农家乐饭店是一道大众喜爱的食品。
我也要去县城当老板。当我们告诉她可以作为屯留传统美食来县城美食节展销时,女主人忍不住笑着对丈夫说,你在家看孙子吧,我去县城挣钱了。他们两口子不约而同的笑声惊醒了午睡的小孙子,他光着小脚跑出来,一头扑进了奶奶怀里,屋里因为这个孩子的出现,更增添了生机勃勃的谈资。
九、三合面
当我们走进吴元小庙岭一家农户院里时,他们家的两只狗居然没有发出看家护院的叫声,摇着尾巴,竭力欢迎着我们,有只母鸡也许刚产过蛋,嘎嘎地叫着向屋里邀功。
女主人和她的婆婆刚从地里回来,看到我们就立即下厨给我们做当地常吃的“三合面”。要不是婆婆自我介绍,我们怎么也不会相信,这个背不驼,耳不聋,眼不花,说话带着林县口音的老人家已经82岁了,她说,儿子种地多,她闲着无事,也到地里帮帮忙,做不了多,也可以少做点。老人一边说一边帮媳妇做饭。还好客地招呼我们吃他们种的水果黄瓜。
三合面也称“三和面”,是我们屯留地区的一道传统美食,这里面的“和”,一边体现了这道食品是由三种不同的面粉混合而成,又显示了当地老百姓对外来人口的包容和认可,也取“和谐,和合”之意。
我看着女主人和面,快速在手机上记录下她做面条的流程,把白面,淀粉,豆面按2:1:1的比例盛入面盆,一手把凉水徐徐倒入,一手把面拌成面絮,注意不能放水多了,再把面絮和成一个,硬硬的面团,盖上盖子,饧十几分钟。
在饧面过程中女主人洗菜,切菜,婆婆走到面盆跟前,又把面揉了一遍,直到面团光滑。切好菜的媳妇在案板上铺淀粉擀面,把面团擀成薄点的面皮,一层一层叠在案板上,用刀切成细面条,掂成一大把,放一边。
婆婆灶火里放柴,点燃,媳妇炒菜,只见她在烧热的铁锅里放油,鸡蛋磕在碗里,放少许盐,用筷子反复搅打,沿碗边徐徐倒入油锅中,炒成蓬松,软香的鸡蛋块,盛出。把切成薄片的北瓜和西红柿放入,翻炒一会加水,等锅里的水沸腾起来,把炒好的鸡蛋块放入,菜就炒好了。
灶火上又换一口铁锅,加水,燃柴禾,等锅里水开了,下入擀好的面条,不要盖锅盖,已防面焖了,把面条用筷子轻轻挑几下,面因为薄熟的快,沸起后捞入碗里,放入刚炒好的菜。上面放上点小葱花,淋点老陈醋,一碗热气腾腾的手擀鸡蛋三合面就做好了。三合面不但比纯白面条好吃,里面的豆面,粉面,营养价值更高,富含蛋白质,B类维生素和人体所需多种微量元素,且不含胆固醇,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这一道看似简单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从头到尾看她们婆媳二人做饭,配合的是如此默契,她们做的不只是一碗三合面,更是一家人的和谐美满。忽然就明白了,婆婆那么大年龄,还可以下地上厨房,除了有他们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绿色的饮食习惯,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包容和相融。
十、两蛋一条
早就听说吾元的风秀岭是一个有“移民特色”的村庄,村子民风淳朴,传统文化厚重。新修的道路和两旁的风景树显示了县乡两级领导对环境改进的重视程度。
当我们走进风景秀美的风秀岭,在一户农家,有幸观看并品尝到他们做的手擀面片,而他们村子里的人把这道美食命名为“两蛋一条”,这个名字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善良纯朴的乡村农家一边做一边告诉我们制作过程,我简单记录归纳了一下。
1,自己种的小麦磨的面粉,和面时,用凉水,一边徐徐往面盆里倒水,一边用手拌成面絮,不可加水过多,然后,把面絮和成一个硬硬的面团,盖盖子醒面。
2,一把粉条放凉水里泡着备用,自家种的小北瓜西红柿洗净,切小块待用。土鸡蛋打在碗里,用筷子搅匀,热锅放少许油,把鸡蛋糊煎成一个个薄薄的鸡蛋饼,再切成菱形小块。
3重新热锅放油,放入花椒煎出香味,把花椒捞出,放入葱花姜末和少许食盐,爆出香味,依次放入切好的北瓜西红柿丁翻炒几下,锅里加水,再把泡的稍软的粉条放入,盖锅盖,小火闷炖几分钟,最后,把切好的鸡蛋块加入,放够盐,起锅。
4,把饧好的面团,揉光滑了,放案板上擀,擀面的时候,不能擀的像三合面哪样太薄了,要有点厚度,擀好后切成或者手揪成两厘米左右的面块。把面块下到开水锅里,煮的时候,要尽量用筷子按顺时针方向把面块打开,以防粘在一起。
5,煮三四分钟捞出,放入刚才炒好的黄生生的鸡蛋粉条臊子,再加入小葱,韭菜,米醋等佐料,调匀了,一碗活色生香的手擀面片就摆在你面前了。
这个时候,才明白,所谓的“两蛋一条”指的是两颗鸡蛋,一把粉条,我们忍不住笑了起来。当滑软的面块和着清香的臊子吃进肚里,我想起了小时候妈妈做饭的味道。这款传统美食中的土鸡蛋不但色相好,而且富含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氨基酸,较之洋鸡蛋口味更好,更能引起人们食欲。
十一、豆角炉面
吾元罗村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山西省第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创始地,2016年对其进行了修复,成为山西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社史教育基地; 也是抗日县政府旧址。在这里的一户农家,我们吃到了真正用烧柴禾做成的原汁原味豆角炉面。
做饭的是位60多岁的老人家,他的妻子在一旁给他打下手。开始看到我们老人家还有些拘谨,随着他注意力转移到做饭上,完全恢复了自如。老人话不多,但干起活来干净利落,我们站在他身旁看他做,赶忙记录了一些要点。
1.新鲜白不老豆角洗净,掰小段。
2.黄瓜洗净切片,用蒜泥调味。
3.绿辣椒洗净切丝,放盐,醋,小香油调匀。
葱白切丝。
4.用60℃温水和面 ,和成面团后盖盖子饧。
5.饧好后把面和成光滑的面团,在案板上擀,擀面时候,垫玉米面粉以防面片沾在一起,擀成薄薄的面皮后,切成细细的面丝。
6.切肉丝,姜丝 ,蒜片。
7.灶火里放柴,坐上铁锅。锅热后放猪油,花椒,再放入姜丝、蒜片爆香,放肉片、少许盐、酱油炒出香味,再放入洗好的豆角,用铁铲翻炒一会,加足够量盐,鸡精,加入适量热水。
8.面丝拌油,锅内放一铁箅子,把面丝放在上面,盖锅盖,灶内燃柴,蒸面丝。小火蒸10分钟左右,锅里冒出热气,豆角和面的香味就上来了,面蒸熟后,用筷子把面丝扒拉开,把箅子慢慢抽出,放葱丝,把面丝,葱丝、豆角充分兜匀,炉面就做好了。
10.盛入碗里,放醋,蒜泥,和调好的黄瓜,辣椒丝同吃。
尝一口豆角炉面,感觉真是太好了,面条筋韧,豆角脆嫩,咸香味浓,食之利口。加上那少许辛辣蒜末与酸爽陈醋的画龙点睛。 它的滋味,即使是在最炎热的酷暑三伏天里,也能诱惑的你分分钟解决掉一大碗!而且豆角富含蛋白质,以及少量的胡萝卜素,还有多种维生素,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豆角从传统医学来讲有健脾和胃的功效。所以,豆角炉面在我们屯留是一道营养价值极高的传统美食。
夕阳西下,我们离开了人美、景美、食品美的吾元罗村,一路上山路十八弯的自然风光,好像在向我们诉说罗村的悠久历史和厚重的美食文化传承,引的我们还想进一步探索。
十二、裤带面
我们最后回到县城的一家闫师傅裤带面馆,这里的老板是吾元镇人,他开这个面馆已经十几年了。他的裤带面在县城里远近闻名,是很有特色的一家面馆。
他得知我们来意,马上和妻子在厨房行动起来。他说时间问题,只能用下午和好的面来做了,因为面和好后需要饧2个多小时,然后搓成一扎长的小条,抹少许油,一条条放一个盒子里饧。
他的妻子在旁边洗净香菇去缔切丁。小葱也洗净切葱花,准备豆瓣酱,辣椒段等。师傅开火,锅里烘油,先炒豆瓣酱,捞出楂子,放蒜泥,放辣椒段,倒入切好的香菇,一起煸炒,加入适量水,加鸡精味精,胡椒粉,小葱放盆里,把炒好的汁倒入(麻辣汁)
煮面锅里加水,开火,把搓成小粗条的面段取出,吃几根拿几根,放案板上,擀成长片,等水开后,两手捏着面片在案板上摔薄,成裤带装,下进沸水锅里,大火煮起来,稍煮一会,捞出,面上面放青菜,舀面汤,加入炒好的卤子。
尝一口,真是鲜香麻辣,面条筋道啊。闫师傅告诉我们,香菇具有补益中气,补益肝血等的作用。还含有30多种酶,可参与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能防止人体内缺酸引起的多种疾病。
这种美食和陕西的bingbing面有点相似,有异曲同工之效,但却没有陕西面条那么辛辣的厚重味道,更接近屯留人喜清淡的口味,也许这就是屯留人淳厚善良的性格,接纳了来自五湖四海寻找安定的人们,才能把全国各地的美食带到屯留这片热土上,并发扬光大的美食文化传承吧。
文/宋晶
屯留区新闻中心 编辑制作